郁春红
今年9月1日,南京钟山文学学会、钟山书画院和溧阳市书画院在革命老区“荷花静园”举行了一场书画艺术交流。活动中,我十分有幸认识了吴文明,我俩都曾当过兵,一个是“69年”的兵,一个是“80年”的兵,老兵相见,倍感亲切,而这份甜蜜纯真的战友情,就像6月里鲜艳的荷花,美滋滋地绽放在彼此的笑脸上。
从他微信发来的十余幅书画作品中,一张张画作令人赏心悦目,油然产生起敬佩之情。他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品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既表现了自然风光景象的和谐之美,又透露出一腔浓烈的军人情怀,这种情怀不仅饱含着对艺术酷爱的拳拳赤子之心,而且又豪迈赓续在逐梦的道路上,让人领略到那种坚毅不拔、戮力奋进的军人品质。
吴文明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但每到逢年过节,父亲总会买一幅年画贴在家里的墙上。记得那年买了一幅《百鸟朝凤》年画,他经常趴在桌子旁仔细观摩。父亲见到,便高兴地说:“你喜欢画,就照着画吧。”从此,他就照着不停地画。自那时候起,便对中国画的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69年3月至1986年12月,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原航空兵第21师61团机务大队服役。历任机械师、分队长、中队长、副大队长(正营)等职。还曾到长春航校深造学习两年,中专毕业后,回航空兵笫21师机务教导队任教两年。1986年1月至6月,入桂参战半年。曾担任入桂参战机务大队先遣部队和后卫部队的领导,负责参战战机的机务保障工作。在部队期间,曾荣立三等功和师、团书面多次嘉奖。
在军营生活的空闲时,他总是在宿舍里写写画画,连队领导见他能写能画,就把连队出板报的任务交给了他。他勤奋好学,心灵手巧,骨子里似乎有些许绘画天赋。常常把连队的好人好事及时用板报刊登出来。不仅每一期的板报内容丰富,事迹感人,而且板面设计新颖独特,总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人生美好生活的追求,领导和战友们看到后都夸好。经过多年的锻炼,他对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次请假上街,新华书店是他必去的地方,并经常买些书法绘画的书籍带回来。
退休后,他有了大量的空余时间,报名上了老年大学,学自己喜欢学的知识,做自已喜欢做的事情。每周上三门课,一是书法;二是国画山水;三是国画花鸟。十五六年,一如既往坚持下来。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特别是万一军和潘洪光两位老师,对他的帮助很大。这两位老师的最大优势,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听他们讲课,不但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更有一种激发自我创作的冲劲。10多年来的辛勤付出和努力,使他在艺术造诣上有了质的飞跃。
他深有体会地说:“艺术无止境,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肯付出,就会有收获。”自2018年以来,他担任市美协老年分会会长,带领60多位老年会员,线上线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2021年,他被溧阳市文联评为先进个人。“爱家乡,画家乡,是每个艺术爱好者共同的心愿”。他在艺术创作中,热衷于本乡本土的山山水水、人文古迹等,时常把他们作为创作的源泉和题材,使艺术更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更接地气。
今年上半年以来,他带领市美协老年分会的成员,开展“爱家乡,画溧阳”的写生活动。把溧阳的山山水水走透透,画个遍。这也是2024年老年分会开展活动的一部分,至今,老年分会已创作写生作品二百余幅。他们用激情、深情、真情和才情融入到艺术创作的笔墨间,激发爱家乡、爱生活、更爱绘画艺术的热情,打造与提升溧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他还以溧阳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为题材,先后创作了多幅十米长卷山水画,如《溧阳赋》《溧阳天目湖》《溧阳南山竹海》《溧阳长荡湖湿地公园》等长卷作品,虽然在创作中遇到过许多困难,但经过坚持下懈的努力,把自己学到的传统绘画技巧和现代绘画艺术相结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另外,在此基础上,还创作了多幅大型山水画,如《竹海畅想》《天目明珠》《七彩曹山》等,其作品屡屡在全国美术大赛中获大奖。2024年,他三次参加全国举办的书画美术大赛,三次都惊喜获得了“特别金奖”。两次被授于“当代最具影响力书画名家”等荣誉称号。
作者简介
郁春红,笔名金陵有耳。19岁告别插队农村2年的知青生活。应征入伍,在部队大熔炉里锤炼4年,练就了身手不凡的过硬本领,通过4轮实弹射击考核全“优”,获得了由陕西省军区颁发的“神枪手”荣誉证书,并光荣入党。2020年2月,从新华社江苏分社退休。在新闻信息战线上工作了20多年,发表在国家、省、市级等媒体上的文章有8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