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清
时光如流,星月荏苒。又到一年清明节,古人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是去祭奠故人,心情沉重的表达。我面对一页纸张,书写忆文,深切缅怀从政路上最景仰的老领导——金基鹏书记。
金基鹏是盐城市1983年建市第一任市长,他出生南京,曾在无锡工作多年,后任江苏省社队企业管理局副局长,盐城地委副书记、专署副专员、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后升任青海省省长,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
他到盐城工作后,我在响水县工作,任经委副主任、镇党委书记、副县长、县委书记,后调省城工作。
金书记知识渊博,富有战略眼光,举重若轻的工作风格以及礼贤下级,宽容大度的清澈襟怀,在我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许多场景一直萦绕在心头,成为我在一域工作的对照方向。
回眸往事相悦处,有缘遇见,人生幸运,心存感激,难以言尽。
1980年,我担任响水县经委副主任。在一次地区经济工作会议上,金书记也参加,那时他是地委副书记、专署副专员,分管经济工作。在会上,我作了发言,因我曾经在企业工作多年,加上不久前又参加全省第一批管理工程师培训班学习,因此,对经济工作相对熟悉,发言中从几个不同的角度,用在省里培训学习到的一些经济术语,对响水经济落后,如何加快发展做了一些表述,引起了金书记对我的关注。会后他对几位经委老主任说,响水王清在会上发言有头脑、有观点、有新意,搞经济工作,就是要眼光看远,要有“赶超”的精神。大概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金书记对我构成了初步的印象。
1983年盐城建市,金基鹏担任第一任市长,在当年首届市人代会上,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响亮地提出舍得“向明天投资”这一高瞻远瞩的战略思路。那年,我也是人代会代表,听了这个报告,感觉热血沸腾,我和许多代表一样,在讨论时表示“士为知己者用”,一定要以战略眼光,为响水经济发展作贡献。
1983年10月,组织上安排我到陈家港镇任党委书记。那时乡镇“一把手”都是要经过市里批准。记得安排我到镇里去做“一把手”,响水许多老同志有看法,认为响水就这么个人熟悉经济,怎么安排去做党委书记呢?当时程贤耕同志任副县长,主要分管经济工作,听说我要到乡镇去,心中也有些失落,因为他晓得县里经济工作这一块,具体事务基本上都是我在做,弄的井井有条,上下沟通,他也放心。就这样,各种不同声音持续了两个多月。
陈家港天然靠海,这其中,我也知道了组织上要安排我下去,我就向程县长请假,带两个人到沿海作一次调研,摸摸情况。程县长知晓我这是未雨绸缪,也就欣然同意。
我带的人一个是县计委的陈必泉同志,这个人有才学,对经济工作比较熟悉。另一个是金中文同志,他是上海水产学院毕业分配到响水的大学生。我带他们北到赣榆,南到南通,在沿海一线现场察看海涂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取他山之石,为未来响水沿海一线发展打底。
到了陈家港镇,我把全镇的发展定位在“靠海依海,依海养殖”方向,目标是走出一条发展海洋经济的新路子。
那么,养殖什么呢?我对外地经验进行筛选,认为养殖对虾比较好。如此,陈家港在盐城市首开对虾养殖先河。
论证可行,钱从何来?
许多人讲,王书记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钱上哪去要啊!我从镇财政账面上发现,在不同年头干部累计亏欠集体资金58万元,我就在这上面动脑筋,要把这些钱要回来。以前曾听金书记讲过,我们做工作,视情况有时要先易后难,有时也要先难后易,这是很简单的辩证法。我掂量掂量,这次催收欠款,就从最难的开始。
镇皮鞋厂有一个采购员,人称蒋三爹,由于出差回来报账不及时等原因,累计欠款35000元,在那时这个数已经是大钱了。我就抓住这个欠款大户,亲自上门做工作。开诚布公地说:“蒋三爹,这次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点叫你为难,你欠款较多,欠钱要还呢。”蒋三爹是个好人,我当经委主任时就认识他,他也直截了当,说:“王书记,只要别人还,我肯定还。”我说:“三爹呀,我想请你带头还。”他问:“为什么要我带头?”我说:“你是老革命,你欠款数额比较大,你三个姑娘很优秀,三个女婿也很优秀。你拿不出,请他们帮帮忙,闺女帮老子也是应该的。”蒋三爹一愣,你把我家情况都了解了。后来,不到5天时间,35000元分文不少,全部交到乡财政。蒋三爹的钱一交,我立马召开大会进行动员表彰。有典型在这里,别的人也蹲不下去了,七凑八凑,欠款全部收回。
这点钱,仅够启动资金,其他款项仍无着落。于是,我搞了一个项目论证报告,跑到南京找一位老同志,是过去人民银行的老行长,请他给我介绍争取农行贷款。老人家既打电话,还给我写了封信,我就到省农行登门拜访。一个乡镇党委书记到省里来,一二把手行长赵景帮、戴湘农,同时接待我。二人看了论证报告以后,非常认可,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最有价值的一份论证报告。当即表态,王书记,你要多少钱,我们农行肯定支持。这就等于交底,银行贷款可以拿到,但我想到,贷款是要还的。
我又跑到省水产局,领导听了汇报,水产公司黄经理说,王书记,水产局现在很困难,没得几个钱,我可陪你上北京。北京那时候水产林业部已经撤销,只保留水产司,划到农业部管理。我们直接找到水产司的司长,又碰到好人,姓张。他听我的情况汇报后,说,王书记你来迟了,水产林业部撤销的时候,把大部分钱都撒掉了,我现在手上拿不出多少钱,只能给你50万元。我心中大喜,50万元,等于抱了个金娃娃。
接着,我又到省滩涂管理局去汇报情况,把滩涂管理局的局长和科长们打动了。当时局长说,我们全年只有1000万元投放量,给你们陈家港182万元,我听了非常高兴。
这样,新建800亩虾塘,土方工程和电灌站钞票绰绰有余,同时还建了一座30吨小冷库。我当时用了两个人专抓,一个是犯过错误闲置在家的人,一个是搞建筑设计退休的人,他们分别负责冷库设计和冷藏设备设施安装。这两个人是请对了,他们不负所托,天天白天在工地,很晚才回到镇招待所,我让招待所每天晚上烧两三个菜,让他俩喝点小酒。
县建设局哪个施工队最管用,我心里很清楚。请了一个苏南下派到响水的徐安南施工队建小冷库,徐安南这个人带队伍非常认真严格,仅用三个月时间不到就把小冷库建设好,这个建设速度真是无法想象。工程结束后,我安排镇里定制一面“一支铁军”的锦旗,赠送给施工队,褒奖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
因为搞对虾养殖,需要钢材、木材、水泥等材料,我又到市里头找计委主任樊明同志。巧得很,碰到了金书记,那时候他已经是金市长了。
金市长一眼看到我,问,小王,你来有什么事?我说找计委樊主任。他问,找樊明干什么?我说,向市长汇报,我到陈家港后,正在搞对虾养殖,向樊主任申请一些计划内建设材料。
金市长听说我搞对虾养殖来了兴趣,接着问,你准备搞多大规模,我说准备搞800亩。问,你有经验吗?我说,没有经验,但是对怎么养殖对虾,已经学了一些外地的做法。我们响水有一个上海水产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我请他当技术顾问,直接参加工作。金市长点点头,说,你去找樊主任,我们今天不多聊,等你对虾开始养殖,我就去看看。
说实话我当时对堂堂一个大市的市长,对基层干部这样谦和热情,觉得很温暖。
樊明主任向我表态,王清同志,我这里没有钱给你,但是钢材、木材、水泥需要多少,全部给你计划内的。当时物资供应实行“双轨制”,计划内与计划外同等材料,价格差异很大,为我们省了一大笔钱。
缅怀金基鹏书记,前面我为什么铺垫这么多,正是因为我任陈家港镇党委书记时,一上任就规划开辟海水养殖,而且当时在沿海一线是超前的,也是成功的,在他的心目中可能也是看中的。
在我们开挖虾塘的时候,那时候沿海还没有像样的公路,金书记乘吉普车直接到工地视察,看我在那里和民工打成一片,正在挖土方,忙的热火朝天。他问,对虾就是这样搞的?我说,是的,首先要有塘子,对虾的生活习性喜欢在阴阳水域,要用海淡水交界的地方水源,都是海水也不行,都是淡水也不行。陈家港依灌河口,临大海,水质正合适。
现场看结束,他告诫我说,王清同志,养殖不要贪大,毕竟还没有经验,就搞这么大规模,千万不要搞大,脚踏实地,成功了好好总结经验。当时我听了心里感觉到书记在提醒我,怕我摊子拉大了,欲速而不达,最后收不了场。
金书记的谆谆教导,至今犹如昨天。他这种“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我一直记在心里。
转眼到了对虾收获季节。这时,金市长又来了,到现场一看,虾塘里全是活灵活跳的对虾,他高兴地说:“王清同志,祝贺你成功了。”当时我听了,非常激动开心。
对虾养殖,我们是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收益,而且夺得全省对虾养殖“亩单产第一,对虾规格第一,加工质量第一”。当年赚120多万元,那时,就是一般企业一年也很难赚到这么多钱。
现在回想起来,市长两次来陈家港,都没有吃一顿饭,喝一杯水,我心里还是挺内疚的。
视察后,金市长将情况向杨明书记讲了,说王清在陈家港养殖对虾成功了,沿海可以发展对虾养殖。后来,杨明书记也到陈家港来视察,看了我们对虾养殖情况,也是非常高兴,充分肯定。
回想这段往事,让我十分感慨的是:我们党的这些高级领导干部,他们关心基层干部,鼓励基层干事创业是多么热心支持,眼光高远。
作为年轻干部,我本来想在陈家港扎根多干几年,没想到一年多时间,响水召开人代会,我当选副县长,但是还兼陈家港镇党委书记,更没有想到的是任副县长不到一年,组织上安排我担任响水县委书记。
当时,一听说市委任命我任县委书记,心里觉得压力很大,觉得自己缺少磨练,因此,我请求市领导能不能还请老同志带带,先担任副书记过渡一下。那次,新任命的干部是集体谈话。结束后,金书记把我单独留下来,说,响水这个位置,你接着干,我相信你有能力把县委书记这副担子挑起来。你知道吗?县长程贤耕积极推荐你担任县委书记,在老常委里面,包括崔文龙书记等老一班人都一致推荐你担任县委书记,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我任县委书记第一次讲话很简单,我说我还是昨天的我,但是今天角色变了,请各位老同志、各位同仁还像以往一样关心支持我的工作,我一定会尽己所能,为响水人民服务,为响水谋发展,为响水人吃饱饭,早日脱掉贫困帽子,拼命工作。当时就说了这么几句话,有人说太低调了,我想说与干,干是第一位。
担任县委书记以后,响水怎么求发展呢?
首先要靠科技兴农,提高粮食产量,让老百姓能吃饱饭,这是第一位的事。我在响水率先与扬州农学院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一是请高校派出一位农学专家到县里挂职,任科技副县长;二是请他们定期组织专家来县里指导农业生产,这些专家们对响水帮助非常大,响水的农业生产乘着科技东风开始快速发展,吃饭问题很快解决。作为曾在经济一线工作的我,充分认识到响水经济落后与工业落后有很大关系,着力找项目谋发展无可置疑,老企业要加强更新改造,鼓励开发新产品,这个思路现在看也是正确的。
关于谋长远发展,具体谋什么?做什么?那时,我是一门心思,谋灌河开发利用,谋港口发展建设。陈家港电厂,就是在那个时间段萌芽的。
我任县委书记,正好遇到好时代,改革推动发展,除了自己动脑筋外,还请省体制改革委员会领导和有关方面专家到响水讲课,转变干部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步伐。倪浩堂同志是省政府原秘书长,这个人不仅有才,而且人品高尚,我请他到响水讲课,一口答应。我把邀请倪秘书长到响水讲学的情况向市委汇报,金书记特地从盐城赶到响水听课,他不坐台上,是坐在台下听。讲课结束,金书记讲话,希望我们好好学习消化讲课内容,把响水改革大踏步地向前推进。晚上,金书记住县招待所,他把我喊到他的房间说,王清你这个脑子动得好,你跟他们要靠得更近一点,他们是真正的经济专家。这是金书记对我莫大的鼓励和肯定。
在我当县委书记,他当市委书记相处的时间里,从感情上来说,我对金书记的领导智慧,风格水平非常遵从、敬重。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每次市里开大会以后,金书记从不要求回去立即贯彻,都是希望大家根据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实际上是让基层有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有个消化思考的过程。
金书记每次讲话,不是照本宣科,大多是讲观点,他听汇报也不喜欢别人讲数字,也是喜欢听观点。对我们响水县发展思路的认同度也在不断提高。他每次到响水视察检查工作,认真听取汇报后,都靠实给我们作出指导,提供实际帮助。
还有一件难忘的往事,我一直深藏于心。在一次会议上,为了响水港口建设电厂的事,因为,当时市政府并不支持响水建港口电厂,在发言时,我没有控制好情绪,竟然和金书记争论起来,说严重一点叫争吵起来,而且持续了好长时间。金书记轻轻地说,休息吧。后来,我再转回一想,带着情绪讲话,这是不理智的,感觉到很后悔。没想到金书记宽宏大量,并不计较我的情绪,吃完晚饭,他找到我的房间,当时我和县长两人住一个房间。金书记说,我今天晚上在你们这里洗个澡。我心里明白,书记不是来洗澡的,是来我们这里听听情况的。我主动向金书记做了检讨。金书记问,下午,你们情绪这么大,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说,前些日子,我们请了一些外地专家到响水,搞了一个沿海港口建设论证,五十几个人,有中科院院士,北京、上海、华东电力设计院和交通部的专家都请到了,向市政府汇报,市政府不准领导到响水去参加座谈会。我说金书记,我们基层苦啊,市里好像把响水排除在外了。幸亏那天徐老书记从连云港路过响水,本来是吃了饭就走的,我请他救个场子,不是我们就难看死了,等于响水想发展,市里不支持。
金书记说,还有这么回事,那你为什么不向我汇报?我说,书记您是忙大事的,这些都是经济发展具体事,我哪能冒昧向您汇报,如果越过政府直接向您汇报,政府这边对我们意见就会更大了。那天晚上金书记听了我的情况汇报,晓得我不是有意争吵,也就消除了误会。
孟子说:“仁者无敌。”金书记正是这样,他不仅是上级领导,同样有大仁大爱之心,关怀和体贴部属,及时冰释误会,给了我们工作的动力。
1989年,金书记升任青海省省长,他第一站到响水辞行,偏偏那天我在南京。县委办公室主任给我打电话,说金书记来了,我说你快去向县长汇报,请他留下来,我现在就往回赶,听到他到响水时大约5点不到,我8点多钟就赶到了响水。金书记对我说,他很快就要离开盐城,到青海工作,我从心里向他祝贺。我这一辈子未给领导送过礼物,这次例外,我把堂哥从美国带回来给我的一瓶洋酒和一条领带,送给金书记作为纪念。
时隔不久,我调到省城南京工作。有一年,正好金书记从青海回南京过春节,我一听说就登门去看望他。并且邀请他到我家看看,请他吃顿饭,他爽快地答应了。我还请了省里两位老领导陪他,就在我们家简陋的房子里,我夫人做了几个菜,吃了顿简餐。当时三位领导都称赞说,王清有口福,夫人烧的菜太好吃了。后来,金书记从青海调到国家审计署工作,我到北京办事抽空去看望他,没想到他还一定要招待一下。像这样的领导,对部属这么关爱,是永生难忘的。
金书记从审计署退下来,定居南京,我们往来甚多。基本上每年重要节日,都要登门去看望他。我游泳健身锻炼的习惯,就是他给我提出的要求,他说,王清,你平常只顾工作不活动,阳台上也能走走嘛。在他劝说之下,我游泳锻炼坚持20多年了。
2009年4月22日,金基鹏书记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平仲之采地,缅然起思慕。”老领导缅迈远行已经15年了。15年来,我和老伴每年都去看望问候他的夫人。我常常对老伴说,金书记是我的老领导,也是我的人生导师,和我在扬大读大学时的党委书记陈超一样,他们都是我心目中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学问的人。
(作者简介:王清,江苏响水人,省级机关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