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部落安 然

    要壶不要命

    要壶不要命:记紫砂收藏家沙志明  

    200311日,中国第一座园林式紫砂艺术陈列馆,在古城南京市南捕厅19号开馆。馆中陈列着182件明清以来的紫砂珍品,其中有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杨彭年、俞国良等诸多紫砂制作高手的名作,有些还是世上仅见的绝品。一时间,紫砂陈列馆吸引了众多目光,中外游客、学者以及政府各级领导纷至沓来,赞叹之声不绝于耳。做为一位民间收藏家,做为1000余件紫砂精品的主人,沙志明显得格外兴奋和感慨:50多年的苦心搜罗,近乎痴迷地爱护珍藏,最终有了可喜的结果:这些曾经流落四方的紫砂精灵,终于有了安全舒适的栖身之所,于宁静之中向世人尽显其沧桑和风华。这一年,沙志明72岁,虽已年过古稀,却仍是意气风发,精神矍铄。

    提起沙志明,上了点岁数的老南京人大都知晓其人。早在上世纪50年代,沙志明就在戏剧界和体育界崭露头角。1932731日,沙志明出生在南京市区城南的回民聚居地,家里开有皮革作坊,家境殷实。他酷爱京戏,是有名的票友,与京昆世家的甘律之、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琴生来往密切。沙志明体格魁梧、扮相英俊,唱念做打神韵十足,很受戏迷欢迎。60年代,他参加业余京剧团,演出样板戏《红灯记》,曾创下连续演出100多场的纪录。

    沙志明自幼习武,尤其喜爱举重。1959年,他参加江苏省人民体育运动大会,一举夺得举重比赛重量级冠军。沙志明原本可以在体育道路上走下去,但是命运似乎有意要磨练他,在他夺冠后不久,中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进入困难时期,体训队被迫解散,沙志明又回到街道工厂当一名工人。2008年春节,77岁的沙志明提起这段历史,展望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仍是豪情满怀。

    1970年,在“文化大革命”浪潮冲击下,沙志明背负着“反革命”的罪名含冤入狱。在他入狱期间,5岁的小女儿不慎溺水而死,妻子也划清界限离他而去,这场冤案使得沙志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1979123日,沙志明得到平反。出狱后的沙志明孑然一身,他将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了紫砂器的收藏之中。

    紫砂器属陶器的一种,产于有“世界陶都”之誉的中国宜兴。紫砂泥质地紧密,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可塑性强,烧制后的成品有大量气孔,吸附性强,储藏茶叶可保长期不走味,泡茶能驻留茶香。历史上有许多知识分子参与紫砂壶的设计及制作,使紫砂壶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紫砂文化,具有实用、把玩和收藏的价值。200110月,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一件清雍正时期的菊花紫砂壶,以76375美元成交;200411月,北京中鸿信拍卖会,一款明代紫砂提梁壶以550000元人民币成交;20081月,南京爱涛拍卖会,当代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一款紫泥提梁壶,以1100000元人民币成交……紫砂壶不仅为国人喜爱,在国外也享有盛誉。早在15世纪,日本人就专门来到中国学习紫砂制作;1718世纪,荷兰、德国、英国大量进口紫砂器,并出现了仿制品,当地人称为“红色瓷器”。在美、英、法、德、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等许多国家的博物馆或艺术馆里,都能够见到中国紫砂壶的身影。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其时,在香港、台湾等地,紫砂收藏的热潮已渐渐兴起,大陆信息较为闭塞,许多人还不了解紫砂的收藏价值。沙志明是回民,回民因大量食用牛羊肉而喜爱喝茶,沙志明自幼受家庭的影响,喜爱紫砂,加之家境富裕,交游广阔,在60年代以前便收藏了一批紫砂精品。可惜在入狱后,收藏有所损毁。1979年,沙志明所在的街道工厂为了搞活经济,委派他做供销员,到全国各地联系业务。这给沙志明搜集紫砂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有一次,他出差山西为工厂购买配件,偶然听说榆次有一户人家有紫砂壶。他登门寻访,果然发现了一把清代的蓝釉汉方壶,壶身以白釉书写词文,书法飘逸而潇洒,工艺简洁而精致,是一件绝妙的紫砂茗器。那家人开价就要6000元。那时,沙志明一个月工资只有48元。经过讨价还价,最后降低到3000元。沙志明带的钱不够,他二话不说,交了定金返程回宁,将祖屋变卖了一部分,二次北上,抱回了那把汉方壶。

    沙志明为收藏紫砂壶不惜变卖家产的事在圈内传开了,有人向他透露,东北有户人家是清朝贵族后裔,家中有把皇宫里的御用壶。沙志明听说后,立即起程赶赴东北。这一次,他看见的是一把黑地龙纹汉方壶,是清代制壶名家朱方熙的作品。壶身黑油油的底色上,一条飞龙自云端俯身而下,张牙舞爪,龙眼暴睁,似怒似喜,神态凛然。壶身下方描画着福山寿海,壶口装饰黄釉如意,整个壶体端正大气,可以断定是当时贡品中的精品。这种低温彩釉的壶当时制作数量就少,流传至今的更加罕见。沙志明得了这个宝贝,欣喜若狂,抱着壶就回南京。当时铁路运输还不发达,车次少,车速慢,乘客挤满了车厢。沙志明怕壶有什么闪失,便脱下棉大衣,把壶包裹好,一路抱在怀中。11月的东北,滴水成冰,沙志明被冻得伤风感冒,引发胆囊炎,回到南京就大病一场。儿子心疼地责备他:要壶不要命啊!

    做为一位民间收藏家,沙志明以顽强的毅力搜寻紫砂珍品,古玩老店、文物商贩、流动摊点、深巷旧宅……无不留下他的足迹。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撑,他总是省吃俭用,买起藏品来却是倾其所有。而其收藏的目的,只为传承,不为渔利。至今,他没有向任何人出售过一件自己的藏品。上海有一位著名画家,也是紫砂收藏家。一次,他看见了沙志明收藏的一把茄式壶,十分喜爱,愿以自己的两幅画,换沙的一把壶,结果被沙志明婉言谢绝。著名画家、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亚明常与沙志明切磋壶艺,称沙志明为“壶痴”。自此,“壶痴”这一雅号便流传开来。沙志明将紫砂壶与自己的关系形容为:如妻如子,亦师亦友。这其中包含的深情,非局外人所能体会。

    多年的收藏,一方面使沙志明的藏品日益丰富,一方面,也将沙志明推上了紫砂鉴赏和收藏专家的地位。1991年,台湾《壶中天地》杂志对沙志明的藏品进行了介绍,沙志明以其收藏的名家真迹扬名海内外。此后,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以及江苏省、市电视台相继为沙志明拍摄专题片,《南京日报》、《扬子晚报》、《收藏》杂志等报刊多次采访,介绍其收藏经历和成就。

    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向世人展示紫砂艺术的精髓,介绍自己的收藏经验,沙志明不辞辛劳,在报刊杂志上开设专栏、编写专著、到大学讲课,通过各种途径介绍紫砂收藏知识。19963月,沙志明编写的《中国紫砂》一书由台湾艺术图书公司出版发行;199712月,沙志明主编的《中国明清紫砂精粹》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这部16开本,390页码,印刷精美的图文书,汇集了沙志明的紫砂收藏中的精品,以中、英、日三种文字作图解,极具文化和美学价值。为紫砂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范本。

    与一些收藏家将藏品秘不示人不同,沙志明希望他的收藏能公示于众,让大家都来了解紫砂文化和紫砂之美。20世纪90年代,沙志明的家面积不大,爱壶如命的他在最大的一间卧室内打上博古架,展陈紫砂,自己却睡在狭窄的过道中。家人对此颇有意见,他却乐在其中。他的家既是陈列室,也是研究室,房间里常常高朋满坐,畅谈壶艺。1997年夏天,故宫博物院专家徐邦达来到南京,参观了沙的收藏,称赞沙志明做为一位民间收藏者,有眼力、财力和魄力,收藏了大量的明清紫砂珍品。年逾90高龄的徐邦达欣然为沙志明的藏品题辞:明清紫砂精粹。这幅书法如今就悬挂在紫砂陈列馆的门楣上。

    1989年,南京市政府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开展传统文化研究,决定筹建南京民俗博物馆。1992年,南京民俗博物馆在南捕厅19号正式挂牌。这里原是著名学者甘熙的故居,是一座三路五进的大宅,有大小房间300余间。2002年,故居全面修复,恢复了一百多年前的原貌。沙志明受政府邀请,在南京民俗博物馆中展陈他的藏品。

    走进砖雕门高耸的甘熙故居,穿过一个个精致的天井,来到雕梁画栋的紫砂陈列馆,只见一只只紫砂器错落有致地安放在展柜之中,异彩纷呈,那古朴典雅的造型,与环境幽静的古宅相得益彰,使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沙志明常常在紫砂陈列馆中接待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和学者,讲述紫砂的发展历史,讲述那说不尽的人与壶的故事。2004年,一位法国人不远万里,来到紫砂馆参观交流。原来这位名叫Patrice的法国人也是一位紫砂收藏家,他收藏了大量的紫砂外销壶。Patrice对沙志明的收藏敬羡不已,回国后,特地向沙志明寄赠了他编著的《销往欧洲的宜兴茶壶》一书。

    苦尽甘来,沙志明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而和谐。这或许是上天对他的一种补偿。1988年,沙志明成了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1989年,沙志明再婚,老伴何秀珍也是一名工人。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沙志明的生活起居。沙志明的儿女们都事业有成。儿子沙小明经营着一家印务公司,女儿也在经商。沙志明每月有1000多元退休工资,儿女们每年孝敬他数万元的零花钱。退休后的沙志明过着早上皮包水(喝茶),下午水包皮(泡澡)的生活。每个星期到京剧之友社活动一次,唱唱戏,拉拉胡琴;闲来无事,写写书法、会会朋友,老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舒心的生活,使他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走起路来健步如飞,谈话风趣幽默、思维敏捷。

    生活安逸,但沙志明传承紫砂文化之志没有动摇。如今,77岁的沙志明退而不休,还担任了许多社会职务:南京民俗博物馆紫砂艺术顾问;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江苏收藏家协会顾问;《石狮日报》特约撰稿;南京职工京剧之友会艺术顾问……

    沙志明说:一个人,活着就要做事,做好事,做善事,这样才算真正的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