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部落周 伟

    秋浦河上

     

    真不敢相信眼前就是那条著名的河。它看上去和闽、浙、赣、皖山区的其他小河并无二致,连竹筏上被烧灼的痕迹也像是出自同一堆篝火。

    但这就是秋浦河——李白在这里写下了《秋浦歌》十七首,中国罕有其他地方与这位大诗人联系得如此紧密。

    这里没有名山大川的气势:山不高,矮矮的如同一栏围障;水也不深,河底的卵石清晰可辨。李白为何对这条小河情有独钟?

    河水无语,被山簇拥着流向氤氲、流向邃远……

    十七首《秋浦歌》,我们一般见到的只有两首:第十四首和第十五首。前者描述冶炼工人劳动的场景,在中国诗歌史上地位独特;后者则以极度的想象和夸张令天下折服:“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事先就听说当地的导游只知道第十五首的前两句,据我观察,此言大体不差。这也解释得通:当地的有色金属不知何年被开采殆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已无实物对应,游客很难在山清水秀之间想象出一个冶炼场;第十五首则不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早已征服世人,当地人足以自豪地宣称:李白是在我们这儿写出这名句的呢!

     

    石台县眼下人口十来万,县城居民三万多。小商贩们仍然按照过去赶集的时间打开店门,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凌晨把服装、皮鞋、箱包一直摆放到街沿上,然后拢着手期待由远而近的脚步。

    李白身后的一千两百多年,石台依然如此冷清,他当年为何要到这里来?

    他不会仅仅是为了让世人知道“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的冶炼场景的吧?而且两首《秋浦歌》风格迥异,我们实在无法从中推断他秋浦之行的目的。

    惟有一点可以确定:当年的石台山高路远,享受过京都的繁华、游历过名山大川的李白,从起伏的山梁上飘然落下,沿着布满乱石的河滩作了十七首《秋浦歌》。

     

    我们十六位文友分坐四条竹筏子顺流而下,李白是大家心中共同的情结。

    河水并不湍急,梢公解释说现在是枯水期。悠悠的河水把水草牵动得无比漫长,如同我们对李白的怀想。

    我忽然揣测:这漫长的水草与“白发三千丈”的意象之间或许有某种关联?因为李白是一个能点化万物的人。

    这样一想,我似乎明白了李白来秋浦的目的:他一生的游走没有目的,兴之所至,一路前行,喝酒、吟诗,眼前的一切都可以变成精彩华章。在他心中,长安无所谓大,秋浦无所谓小,一切都为了活出个真我、为了尽情地吟唱。

    这才是真正的诗人的情怀:可以包容天地又不留任何身外之物。

    李白是中国的奇迹。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奇迹,但李白实在特殊:他的性格与我们的民族性大相径庭,一千两百多年之后他仍然显得不可思议!

    难怪即使是在这个诗歌的国度里也几乎无人可与李白比肩。

    竹筏悄然,梢公无语,我们噤若寒蝉。李白之后,谁敢在秋浦放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