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部落周 伟

    夏日里的圣诞

     

    雪松、雪橇、驯鹿、白胡子老头穿着雪靴,《铃儿响叮当》的歌声在空中飘荡:“冲破大风雪……”

    严冬的景象在圣诞期间充斥着我们的感官,居然没人去探究一下耶稣的诞生地冬天是否下雪。细想起来,这真够荒唐的。

    我在澳大利亚生活过数年。12月的南半球正值夏季,我所居住的墨尔本属于地中海式气候,40度以上的气温很常见。大家穿得都很露,据说澳大利亚上空有一个臭氧空洞,强烈的紫外线把他们晒得浑身雀斑,圣诞节就在烈日炎炎中降临了。

    仿佛一夜之间商店的橱窗全变了,喷的、贴的、画的、摆的,一切都让你想到冬天、想到下雪,而此时离圣诞还有个把月。偏偏那里冬天也不下雪,许多人一辈子没见过雪什么样。好多朋友问我:“你家乡冬天下不下雪?”有人甚至惊叫:“真的!?雪真从天上一片片飘下来?还带着棱角?”一般认为,文化差异使人难以沟通,据我的经验,地理差异给我们造成的沟通难度也一样。你很难向一个热带岛屿居民解释极地的冰屋,或向一个极地居民描绘热带雨林天天下雨的情形。

    圣诞节是销售旺季,随着气温朝着40度逼近,促销大战也愈演愈烈。阳光、人流、汗臭,唯有橱窗上的雪景倒能给人的眼睛片刻的愉悦。

    然后圣诞老人出现了,仍然是北半球严冬的装束,在商场门口迎宾或在街头与孩子们照相。圣诞老人冲着镜头翘起雪白的胡须,腿上坐着短衣短裤的小孩,这绝对是南半球独有的景象。

    一天我去市中心,被一个圣诞老人拉了一把,原来是我的同学艾瑞克。他申请装扮圣诞老人,早早就得到了录用通知,我们都说那是因为他又矮又胖。穿上圣诞老人服饰的他,看上去比平日里又臃肿的许多。我问他热不热,他说还行,只是动作不太灵便,因为衣服里有一个铁丝支架,既把衣服撑了起来,又给身体一点透气的空间。不过他颧骨上被汗水冲开的红色油彩说明了他当时的真实感受。

    装扮圣诞老人是有报酬的,艾瑞克为自己挣到点零花钱。有些虔诚的信徒则在烈日下高声朗读《圣经》,并不在意有没有人听。他们是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圣诞节是个宗教节日。

    平安夜那天是圣诞活动的高潮,街头随处可见三五人的乐队演奏着圣诞乐曲,大商场在黄昏时分组织职工擎着蜡烛唱赞美诗。人们忘却了购物,伫立街头,并不专业的合唱在那一刻犹如天籁,蒸腾的暑气似乎消退殆尽。

    平安夜是该拥抱祝福的,有些小伙子利用这点,盯着年轻女性叫“Merry Christmas”,上去就要抱,吓得她们夺路而逃。当然也有认真的,我就曾见过一个街区的居民排队拥抱一位女警察,大家都很严肃,互相说着感激的话语,那情景令人终身难忘。

    与圣诞直接关联的日子只有三天:1224日,Christmas Eve,我们称之为“平安夜”;1225日,Christmas Day,圣诞日;1226日,Box Day,人们互相拜访,交换礼物(box在此意为礼盒)。它们的热闹程度与活动安排很像我们的春节,大年三十最热闹,大年初一在家呆着,大年初二走亲访友。不过西方人的礼物很简单,一张卡,一束花,一个小玩意就行,意思是“我惦记着你”,倒是国内铺张的劲头令人咋舌,简直就是在说:“我为你花了大价钱!”

    西方国家放年假都是从圣诞前到元旦后,这段时间叫做“Christmas season ”,而商场真正打折一般都在15号之后。他们事先拿减价商品大做文章,如:一件上万元的裘皮大衣只卖四千。其实东西只有一两件,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通宵排队的大有人在。于是打折那天商场开门的情景成了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播音员沉痛地宣布当天被踩踏的人数,年年如此。

    买到心仪商品的人毕竟是少数,没买到的人要愤愤不平很久,然后他们开始等待下一个圣诞——宗教和世俗完美结合的节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