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部落安 然

    紫砂收藏与鉴赏

     

    一、综述

    中国的陶瓷工艺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这是众所周知的。陶瓷陶瓷,先有陶,后有瓷。早在距今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制品已出现在先民们的生活当中,五六千年前的磁山文化、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等,都已出现精美的陶器制品,其中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震惊中外;河姆渡文化和大溪文化,出土了大量的夹炭黑陶。陶器出现早、分布广,是因为原材料的简便易得。陶器的出现十分偶然,先民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黏土经火烧烤后会变得十分坚硬,于是逐步摸索制作出早期形式简单的陶器,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工艺不断精进,出现了彩绘、陶刻等各种装饰手法,器形也愈加精致复杂。在陶器烧造的基础上,出现了瓷器。瓷器有光洁细腻的外表,晶莹通透,吸水性也比陶大大降低。

    随着社会发展,到了当代,瓷器仍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收藏领域,平常百姓家家都有瓷制的杯盘碗盏日用器皿,古瓷艺术品也在各大博物馆和拍卖会上频频亮相。与瓷器相比,陶器的胎质较为疏松、胎壁厚重、硬度低、吸水性强,于是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作为陶器分支的紫砂陶却一枝独秀,不仅在文物收藏界与古瓷齐名,在日常生活中也多见其身影。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器制作是中国独有的传统工艺,它取材泥土,以水调和,手工制作,以火烧造,更为重要的是自明代始便有文人参与设计和制作,使紫砂器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印章、陶刻于一身,既有实用功能,更可陶冶情操,高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与审美,成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特殊载体。

    紫砂陶产自中国陶都宜兴。这是一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宜兴在战国时称“荆溪”,秦汉时称“阳羡”,宋代始称“宜兴”。 从对宜兴各处的古窑址的考察可以得知,宜兴的陶器生产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这里属于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分布区,早在5000年前这里已烧出大量泥质灰陶、红陶和夹炭黑陶。

    与原始社会出现的陶器相比,紫砂陶的历史并不久远,根据文献记载,紫砂陶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中叶,此时文人诗中开始提到“紫泥新品”。但是这只限于文献记载,并无实物佐证。直到1976年,在宜兴蠡墅村羊角山古龙窑中出土了大批早期紫砂残器,经检测为宋代遗存,证实了文献的记载。从宋代龙窑出土的紫砂器造型和工艺来看,与明清时期的紫砂器有很大不同,造型简单,器形较大,应该是用来煮茶或煮水的。

    紫砂器起源于北宋,它的兴起与发展却是在明清两代。紫砂的兴起与茶文化息息相关。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自神农氏时期就有了饮茶的历史,起初饮茶是王室贵族的特权,到了唐代,饮茶才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那时人们将茶叶像中药一样放在容器中煎煮来喝。到了宋代,饮茶方式变为冲点,将碾碎的茶叶末打成茶膏,然后用水冲开,产生许多泡沫。当时还流行斗茶,看谁冲出的泡沫多而持久谁就获胜。到了明代,太祖皇帝朱元璋下令改进前朝的制茶方式,不再将茶叶碾碎压制成饼状的“龙团”和“凤团”,而是以近似原生态的芽叶散茶作为贡茶。于是中国人的饮茶方式也随之改变,由从前的煎、煮、冲、点变为沏泡,紫砂壶宜茶的优点从此凸显,受到众人追捧。

    在明代,用紫砂壶煮茶品茗的景象屡屡出现在图画中,绘于明正德、嘉靖年间的王问《煮茶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人们把紫砂壶放于竹炉之上煮水的情景。竹为炉,松为火,砂作壶,冷泉沏香茗。亲手烹水冲茶是文人一大雅好。而在另一幅绘于明万历、崇祯时期的陈洪绶《高贤读书图》中,紫砂壶已离开火炉置放在案头,并且器形也小了许多,表明那一时期的紫砂壶多用来泡茶而非煮茶。

    自明代正德年间开始,紫砂壶一改从前大容量的粗放造型,以小壶制作为主流,迅速在江浙一带流行,继而流传到全国甚至海外。清代著名理论家李渔就曾在《闲情偶寄》中说:“茗注莫妙于砂壶,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明末清初,紫砂器从民间走向宫廷,成为皇帝嘉赏的珍品。这一时期的紫砂器得到空前发展,名家辈出,装饰手法层出不穷。

    清末到民国,紫砂器从过去的陶人个体制作,逐渐演变为有计划有目的的经营式生产。江苏有省立陶厂,精明的上海商人也把目光投向紫砂,延请了大批紫砂名家到上海,按收藏者的需求大量制作紫砂器。抗日战争的爆发,使紫砂器制作一度衰落,许多赫赫有名的陶艺大家都不得不改行谋生。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当时散布各处的紫砂名师们招集起来,成立了紫砂合作社,后来又建立了几个紫砂厂,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紫砂陶生产逐步走向复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紫砂器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

    紫砂器仅指以宜兴本地出产的紫砂泥制成的陶器。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都有陶器产出,颜色深紫、棕红的陶土制品也有很多,比如重庆、云南、广西、广东、安徽等地都有外观和颜色酷似宜兴紫砂的陶壶生产。这些紫色和棕红色陶土制成的茶壶虽然与紫砂相似,但它们的质地与紫砂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功效并不相同;其次是成型技术的不同,上述地区的陶壶是以手拉坯或灌浆成型,而紫砂器有着独特的以泥片打身筒或镶身筒成型工艺,所以在造型上有更大的变化空间。

    宜兴紫砂陶的原料称为砂泥,有紫泥、红泥、绿泥三种,统称为紫砂泥。这种陶土十分稀有和特殊,它形成于三亿年前,深藏于山岩之中,富含石英砂、云母颗粒,铁和硅的含量也较高,分子结构呈鳞片状排列,质地紧密,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可以制作出千姿百态的器物。紫砂成品有很高的急冷急热耐受力,冬天注入开水不会炸裂,放在火上烧煮也不成问题。紫砂具有持殊的双气孔结构,用其制成花盆,可保证透气不烂根,有利于花木生长;制成紫砂罐储藏茶叶、食品或药品,可保长期不走味;制壶泡茶既能保温又能够驻留茶香。从外表看,紫砂器表面有细微的砂质颗粒,用手摩挲非常有质感,使人有亲近自然的感觉,令人喜爱。

    宜兴紫砂泥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宜兴的丁蜀山区。紫砂泥中的紫泥,是一种水云母—石英—高岭石类黏土,产于宜兴鼎蜀镇黄龙山,深藏于黄石岩中,夹于甲泥矿层,因而别名“岩中岩”、“泥中泥”。含铁量较高,烧结温度在1150左右。原料的外观呈紫色或紫红色,并带浅绿色斑点。烧成后的颜色呈现紫色、紫棕色或紫黑色。红泥,也称朱泥,或石黄泥。产于宜兴川埠赵庄村,质坚如石,有石骨之称。氧化铁含量极高,烧成温度偏低,通常用来做小壶,或作为化妆土使用。烧成后色彩艳如朱砂。绿泥,又称本山绿泥,或梨皮泥。产于宜兴鼎蜀镇黄龙山,原料呈现青灰色,烧成后呈米黄色。绿泥是紫泥层中的夹脂泥,因此也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称。但它的产量很少,耐火性也比较低,因此比较少用来做壶,更多时候用来做装饰。

    紫泥、红泥和绿泥这三种紫砂泥根据各自所在矿层的深度不同,颜色会发生细微的差异。而以三种泥料互相调配,又可制出各种不同的颜色,因此紫砂泥又被称作五色土。事实上紫砂的色泽远不只五色,由于砂泥开采于不同矿区的不同矿层,而且加工过程也有许多差异,因此紫砂泥的色彩变幻莫测,仅史料中记载的就有铁青、天青、栗色、黯肝、紫铜、海棠红、朱紫砂、水碧、沉香、冷金黄、葵黄、梨皮、香灰、青灰、墨绿、桐绿、鼎黑、棕黑、漆黑、葡萄紫、榴皮、豆青等几十种颜色。现代工艺可在泥中加入各种矿物原料,使紫砂陶的色彩更加丰富多变。

    紫砂泥虽称为泥,但它的原生态却呈片状结构,像矿石一样坚硬。刚刚开采出的紫砂泥叫“生泥”,还不能制作陶器,需要放置在露天风化一段时期,使矿石状的生泥风化分解成颗粒状,经过粉碎、过筛后,加水调和并充分搅拌,再经过长时间的陈腐(放入地窖并定时加水以保持恒温恒湿),成为“熟泥”,这时才可以用其制作坯件。从前紫砂工匠们主要靠人工来研磨、搅拌和陈腐砂泥,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采用雷蒙粉碎机和真空练泥机等机械,大大节约了人力,也缩短了“生泥”变为“熟泥”的周期。

    紫砂器的烧制在成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件紫砂器有好的泥料,好的做工,只算完成了一半,还不能称之为紫砂器。只有经过烧制成型后,才算成器。

    紫砂坯体在制作完成后,还需要放一段时间,将泥坯晾干,才可放入匣钵入窑锻烧。在紫砂草创时期,紫砂器都与其它大型陶器一同放在窑中烧制,由于温度不均,会产生器物表面颜色的差异。有时还会沾染上缸坛的飞釉。自明代李茂林开始,将紫砂器装入匣钵入窑烧制,避免了沾染飞釉所造成的瑕疵。

    在20世纪50年代末以前,宜兴紫砂器都以龙窑烧制。解放前的一次统计显示,宜兴地区有70多座龙窑。而这已不是紫砂全盛时期的景象。在明清两代,宜兴几乎一半以上的人家从事紫砂器的制作,宜兴山头几乎处处生烟。明末文人王叔永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蜀山山下火开窑,青竹生烟翠石销;笑向山娃烧酒勺,沙杯可得似椰瓢。”所谓龙窑,是依山坡而建的窑穴,长度约在20至80米,宽度为2米左右,因为它细长,中间拱起,好像一条巨龙伏在山坡,故而得名“龙窑”。在装窑时,要根据不同砂泥的烧成温度摆放坯件,紫泥、绿泥和团泥坯件一般放在窑穴中部,这里的温度最高,可达到1150—1200摄氏度。红泥延展性较弱,相对烧成温度底,放在窑穴的尾部。

    龙窑的两侧有许多对称的“火口”,烧窑时从这里投入燃料。燃料都是就地取材,来自宜兴山中的树木。一般烧好一窑陶器需要4天工夫,这期间有数十位窑工围绕着龙窑日夜忙碌,每一件紫砂器都可谓得之不易。1957年,宜兴开始采用倒焰窑烧制陶器,这种窑有方形、圆形两种,它的优点是窑内温度均匀,烧成的产品质量稳定,缺点是燃料损耗较大,因此用了不到20年,便改为烧隧道窑,以后又进一步更新,采用电窑烧制。采用电窑烧制紫砂器既能节省燃料,更好地控制温度,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紫砂壶艺起源于北宋,盛行于明清,代代相传,至今方兴未艾,蓬勃发展。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紫砂器的质地和造型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砂泥由粗变细,做工由粗而精,装饰随时代变迁而变化,时而简洁,时而富丽,时而古朴,时而创新,种种的千变万化,都使紫砂器不断地趋向完美。紫砂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有怡情养性的审美价值。正是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的结合,使得紫砂器一方面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一方面又脱颖而出成为艺术品、收藏品,其价值超过了黄金美玉。上至皇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远至海外各洲,都有使用和收藏紫砂器的历史。

    中国紫砂壶作为艺术珍品,早在14世纪,就与中国瓷器一同漂洋过海,流向海外。17世纪的西洋油画中就曾出现紫砂壶的身影,当时的外国贵族都以拥有中国陶瓷作为身份和财力的象征,荷兰、英国和德国甚至不惜工本仿制紫砂陶器。许多外国艺术馆和博物馆都收藏有中国紫砂器,美国纽约、旧金山、华盛顿等大都市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内藏有明清时期宜兴紫砂大师们的精美作品;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等国的艺术馆或博物馆中也都收藏着宜兴紫砂壶。

    我国自明代以来,出现过四次紫砂收藏热,第一次是明末清初,那时紫砂器已进入皇宫,成为上层社会的雅玩,当时一把壶可换得同等重量的黄金;第二次是清中期,曼生壶出现,文人的深度参与带给紫砂新的生命力,字随壶传,壶以字贵就是这一时期的现象;第三次是民国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宜兴紫砂艺人聚集上海,为经营紫砂器的商号大量制作紫砂器,以满足中外紫砂收藏界的需要;第四次正是当代,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首先从港台地区掀起紫砂收藏热,继而蔓延至大陆,使紫砂器的价格节节攀升。

    1978年苏富比拍卖会上,一把明代“供春”款紫砂壶以6.6万港元成交;1997年苏富比拍卖会上,紫砂壶的价格上升到了67万元人民币; 2002年佳士得拍卖会,一件清乾隆剔红饕餮夔龙纹紫砂壶,以147.7万港币成交;2008年上海秋季拍卖会上,一款顾景舟石瓢紫砂壶以282万元人民币成交……紫砂投资价值的快速增长令人惊叹。

    随着对外文化交流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紫砂收藏已不局限于博物馆和艺术馆,许多民间收藏家也醉心于紫砂收藏。紫砂器如古玉书画一样,具有很大的投资价值,也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紫砂泥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为了保护传统工艺,宜兴当地政府已对紫砂泥的开采加以控制,而早在20多年前,一些颇有远见的紫砂艺人就开始屯积紫砂泥料,以保证制器的质量。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论古壶新壶,只要能够拥有一件做工精良、砂泥纯正的紫砂器,就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