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部落 张戬炜

    文化常州

    扉页题签

    阳湖文派所倡“当事事为第一流”的为文处世原则,一语道破常州文化发展精旨,同时也准确揭示了常州人文传统、地方文化的精神核心。

    前  言

    原来与荣长春、王国胜、黄瑞康一起,以三二知已的形式,讨论常州文化发展课题的时候,都曾不约而同地感觉到,常州作为一个具有2500余历史的文化古城,其文化积累之深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是不多见的。

    正好张晓霞同志提出,常州要有一本系统地介绍地方文化、并且要有相当文化含量的出版物。要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常州的文化遗产,发掘这笔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

    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

    我们共同拟定了一个提纲。商定,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常州的文化视野,不能局限于目前的常州市区,而是把常州放入中国文化史,以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历史作为背景,来具体考察常州作为“江东大郡”(唐诗人独孤及语),在2500余年的时间段里,在这块到清代尚“东到苏州府常熟县,西抵镇江府丹阳县,南达湖州府长兴县,北连扬州府泰兴县”的广阔的土地上,为中国的文化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同时议定,本书的阅读对象为“中等以上文化程度、对文史感兴趣,兼及文化层次较高”的读者群,时间上限取至春秋时期,下限为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常州府撤消。由我撰稿。

    这是本书的缘起。

    这本书其实应该写成一部编年体的《常州文化史》。

    因为在史学上,我没有师承,也没有经过正规的学术训练,没有修史的能力,所以,不敢妄撰“文化史”。况且,就完成的情况来看,本书更像是一本读书笔记,且定名为《文化常州》。当然,这样做,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为后来的研究者,划亮一根火柴而已。就是这样,吾乡先贤瞿秋白用的那个“犬耕”的笔名,在写作过程中,还老是在我的心间浮起。

    我一直认为,对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乃至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是否抱有敬畏感,是区分文明与野蛮的标志。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民族,把他与其他人、其他城市、其他民族区分开来的,不是钱,是文化!这次写作,使我更深地了解了我的桑梓之地,并可以自豪地说,常州,自季札开郡至二十世纪初年共2500余年,其文化成就之泱泱,足以让所有的人为之脱帽致敬。

    我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交出这部书稿的,因为本书的缺憾是显而易见的――

    1.创作时间太短,成书比较仓促。从投入写作到完成书稿,如李商隐的一句诗:“书被催成墨未浓”,实际只有60个工作日左右。期间包括搜集材料、研究资料、形成观点、实际写作。尽管每一本书的作者,都会说自己“成书仓促”,但本书的成书时间,也确实短了一些。这样,本书的结构、布局和遣词,难免显得有点粗糙。

    2.由于在写作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新的资料、也因此产生了许多新的观点,为了保存资料、支持观点,书中引用古代典籍原文较多。限于篇幅,不可能就这些引文一一注解翻译。这样,有些读者在阅读中,会感到气韵不畅,阅读有阻滞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阅读快感。

    3.由于本书类似读书笔记,其中不少心得与观点,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能与共同策划者细细商榷。因此,认识可能不够全面,立论或有偏颇,叙述也略感局促。有些观点和想法,看来还只是作者个人意见。

    4.本书写作,于我而言,固然已将我所学,倾囊而出,但有如俗话所言,智者千虑,尚有一失,何况我等算不上智者之人。常州一府2500余年的文化积累,山高海深,本书之作,不啻是管窥蠡测,犹如苍海探宝,定有遗珠之憾。

    鉴于这些,希望读者们对本书的不足之处,多多指教。此书若能再版,一定重视各方意见并进行修改。

    本书写作得到了常州市有关领导同志、常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州市体育局及吴振祥、洪文鑫等先生的关心与支持。体育局局长冯志明特意批了创作假,其他同志为我分担了部份工作。本书的文史顾问朱达明先生提供了不少帮助,陈吉龙先生提出了中肯的修改建议。薛金炜、邵玉健、贺忠贤、薛焕炳、陈肃、张平生诸位先生提供了部份资料,在此一并谢过。

    行文至此,理当打住,而且照例要来上几句“豹尾”。面对常州煌煌如金雕玉砌般的文化殿堂,渺渺似我,又能说出什么呢。让我祈祷一下吧――

    生活在常州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你们应该相信,常州所能给予你的,也许是你竭终身之力都无法回报的。爱这块土地吧,包括爱这块土地上如锵金戛玉般壮美的文化与历史!

    张戬炜

    2003年10月

    文化常州目录

     

    导语…………………………………………………………………………………()

     

    人杰地灵  俊采星驰

    邑名由来与历史沿革………………………………………………………………()

    中吴要辅、八邑名都………………………………………………………………()

    历朝常州所管理的地域……………………………………………………………()

    文宗溯源……………………………………………………………………………()

    李栖筠与常州………………………………………………………………………()

    独孤及与常州………………………………………………………………………()

    王安石与常州………………………………………………………………………()

    苏轼与常州…………………………………………………………………………()

    苏东坡曾任常州团练副使考………………………………………………………()

    杨万里与常州………………………………………………………………………()

    杨时与常州…………………………………………………………………………()

    欧阳东凤与常州……………………………………………………………………()

    常州的文化精神与文脉发展………………………………………………………()

     

    文脉所系

    季札…………………………………………………………………………………()

    南朝“七萧”………………………………………………………………………()

    刘勰…………………………………………………………………………………()

    刘勰身世考…………………………………………………………………………()

    李绅…………………………………………………………………………………()

    萧颖士………………………………………………………………………………()

    胡宿…………………………………………………………………………………()

    尤袤…………………………………………………………………………………()

    李纲…………………………………………………………………………………()

    陈济…………………………………………………………………………………()

    唐顺之………………………………………………………………………………()

    东林党………………………………………………………………………………()

    徐霞客………………………………………………………………………………()

    钱名世………………………………………………………………………………()

    孙洙…………………………………………………………………………………()

    赵翼…………………………………………………………………………………()

    黄景仁………………………………………………………………………………()

    洪亮吉………………………………………………………………………………()

    孙星衍………………………………………………………………………………()

    杨芳灿………………………………………………………………………………()

    段玉裁………………………………………………………………………………()

    徐燮钧………………………………………………………………………………()

    常州学派……………………………………………………………………………()

    阳湖文派……………………………………………………………………………()

    阳羡词派、常州词派………………………………………………………………()

    陈森(附:张春帆)………………………………………………………………()

    薛福成………………………………………………………………………………()

    吴稚晖………………………………………………………………………………()

    陈范…………………………………………………………………………………()

    李宝嘉………………………………………………………………………………()

    恽铁樵………………………………………………………………………………()

    吕思勉………………………………………………………………………………()

    刘半农………………………………………………………………………………()

    钱穆…………………………………………………………………………………()

    瞿秋白………………………………………………………………………………()

    钱鍾书………………………………………………………………………………()

     

    画脉所系

    常州书画源流………………………………………………………………………()

    王羲之………………………………………………………………………………()

    王羲之籍地、生年考………………………………………………………………()

    王献之………………………………………………………………………………()

    顾恺之………………………………………………………………………………()

    萧衍…………………………………………………………………………………()

    萧子云………………………………………………………………………………()

    萧绎…………………………………………………………………………………()

    倪瓒…………………………………………………………………………………()

    王绂…………………………………………………………………………………()

    恽格…………………………………………………………………………………()

    常州画派……………………………………………………………………………()

    徐悲鸿………………………………………………………………………………()

    刘海粟………………………………………………………………………………()

     

    学脉所系

    常州的书院…………………………………………………………………………()

    谢应芳………………………………………………………………………………()

    常州的印刷技术和印刷事业………………………………………………………()

    常州印刷术与毕升…………………………………………………………………()

    常州与商务印书馆…………………………………………………………………()

    缪荃孙………………………………………………………………………………()

     

    医脉所系

    常州杏林渊源………………………………………………………………………()

    孟河医派……………………………………………………………………………()

    腾蛟起凤  吴会云间

    关于家乡……………………………………………………………………………()

    关于传承……………………………………………………………………………()

     

    导语

    长江,中国的母亲河。绵绵6300余公里,宛若一条巨龙,奔腾入海。就在入海之处,这条巨龙有意无意之间,为中国大地留下了一颗明珠――长江三角洲。这颗璀灿的明珠,这块丰腴的土地,金谷耀秋,渔歌唱晚,俊采星驰,人文荟萃。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常州、无锡,珠玉般洒落的城市群,让一声“人间天堂”的美誉,整整咏叹了2000余年。

    古城常州,2500年的历史使它在长江三角洲的名城中显得风姿卓然。从一个小邑,展为县,再则郡,继设州,后称路,终成府,筚路蓝缕,代代相继,以“中吴要辅、八邑名都”的风韵,在长江三角洲上熠熠生辉。

    南宋大诗人陆游曾盛赞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

    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诗人龚自珍,28岁时受教于常州大儒刘逢禄。在著名的《己亥杂诗》写作过程中,适逢恩师辞世10周年,龚自珍望空遥祭,《己亥杂诗第五十九》云: 

    端门受命有云礽,(当年能在门下受教是齐天的福份)

    一脉微言我敬承。(你讲的任何一句话我都恭敬继承)

    宿草敢祧刘礼部,(墓上长草按古例我不能再来哭你)

    东南绝学在毗陵。(东南一带绝世学问就蕴藏在毗陵)

    并慨叹常州一府:“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人杰地灵  俊采星驰

    邑名由来与历史沿革

    常州,地处沪宁线中段,距上海180公里,距南京110公里,濒长江临太湖,自古“舟车会百越,襟带控三吴”,得舟楫之便、鱼米之利。隋朝大业年间开通京杭大运河,运河又穿城而过,千年以还一直为一方生民提供水乳之哺。

    常州历史上使用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兰陵”、“常州”等名称,并有一别称“龙城”。

    延陵:常州建邑于春秋时期,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因吴王寿梦之子季札不愿继承王位,躬耕于舜过山(今江阴申港西)。吴王余祭遂就地册封季札,命名为延陵,这是常州历史上见诸文字最早的名称,也是常州建邑之年。当时的延陵邑作为季札的采邑,具体区域很大,大约涵盖今常州、武进、江阴、丹阳一带。

    毗陵:据《山海经》载:“南望诸毗,是毗陵之所由称也。”常州周围多丘陵,于是,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取《山海经》中名,改延陵为毗陵,设为县治。三国时,吴嘉禾三年(234年)置典农校尉,成为二级行政区,管理毗陵县(现武进县、无锡县)、武进县(现丹徒县)、云阳县(现丹阳县)的农事,进行屯田垦殖。

    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晋朝将毗陵升格为郡,统辖丹徒、曲阿(丹阳)、武进、延陵、毗陵、暨阳(江阴)、无锡7县,是为江南大郡。

    以“毗陵”命名的江南大驿——毗陵驿就设于此。隋炀帝在隋大业年间曾调集10万郡兵、工匠数万人,在毗陵驿大兴土木建造规模恢宏的离宫“毗陵宫”。《红楼梦》中,曹雪芹把贾宝玉与父亲贾政最后拜别的地方,安排在毗陵驿,可见常州的毗陵驿自古就知名度甚高。

    毗坛:两汉之间,王莽当政的“新朝”时,常州曾改称过“毗坛”,但时间很短,前后仅14年。东汉建武元年时又复称毗陵。

    晋陵:西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为避东海王世子讳,改毗陵为晋陵,晋陵之名前后沿用290多年。

    兰陵:西晋永嘉之乱(公元307年),原晋朝的士族豪门纷纷南迁,来到常州占地聚居。其时常州地区侨郡甚多,晋陵境内设有琅琊郡、东海郡、兰陵郡、东莞郡等,直至南朝末期(约公元589年)方先后废止。其中侨郡兰陵郡兰陵县后来出了南朝二代萧姓皇帝,为了显示皇威,纪念南朝齐、梁两朝帝王,晋陵一度改称“兰陵”。为了与山东的兰陵相区别,将常州称为“南兰陵”。

    常州: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皇朝管理体制发生变化,废郡治,以州统县。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设置常州府于常熟县,管理周围县域。后割常熟县入苏州府,常州府作为一个州治机构,没有了依托,遂移常州府于晋陵,辖晋陵、无锡、义兴(宜兴)、江阴县4县,“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后,虽曾又改称过毗陵、晋陵、长春、尝州,但时间都很短暂。而常州之名不论为郡、冠州、称府,沿用至今将近1400年。

    龙城:常州在历史上还有过一个别称叫“龙城”。

    有人认为,从地形上说常州是藏龙之地。明代一个叫邹忠颖在《高山志序》曾说:“六龙阴聚于毗陵。右以铁瓮诸山,左以利城诸山,若东西户屏。” 他说的“六龙阴聚于毗陵”,出自常州民间流传的一则神话。

    传说秦朝的时候,秦始皇到常州。这人有个毛病,喜欢一意孤行。他到常州觉得这里风水很好,就是小山小丘多了一点,引得群龙相聚,日后恐对他这个真龙天子不利。于是,他就挥起鞭子,三下五除二,把常州周围的小山都赶到别处去了。

    常州孟河镇西北的九龙山上有一古庙。也就是端午前后吧,一天,庙中高僧弘智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山神对他说:“我是九龙山的山神,是东海龙王的九太子,与八位兄长镇守这一带群山已有600多年。最近,秦始皇在常州赶山,把我八位兄长的山赶掉了。他们不敢得罪皇帝,但又不肯离开常州一带,其中两位兄长欺我弱小,说动另外六位,想联合来瓜分我的山头,我要与他们打一场恶战。你也算是当地的人,请你帮忙,届时率全庙僧众,鸣金击鼓,助我一臂之力。”

    五月初五端午,天空乌云翻滚,狂风大作,似有龙形骤起,纠结难分。弘智见状,知道梦中之事应验了,立即率众僧击鼓撞钟,念佛诵经。当晚,弘智和尚又梦见山神对他说:“我已获胜,多亏你金鼓相助。现在两条为首的恶龙逃往宜兴山里,其他六条龙已去郡城常州。我想请你辛苦一下,到常州城里去安抚我这六个兄长,希望他们从此安居乐业,为民造福。每年五月初五,可在常州白云溪相聚,叙手足之情。”

    弘智和尚依嘱而行,来到郡城常州,把“六龙聚常州”的消息告诉了常州百姓。百姓得知此消息后,于每年端午建造六色龙船,在白云溪竞渡。据清洪亮吉《外家纪闻》载,常州城中白云溪上有沿习千年的、被称为“六龙竞渡”的赛龙舟风俗。每年端午节前后,城内是五色龙,东门是大、小青龙,西门是金龙和白龙,北门是乌龙。幡伞飘扬,锣鼓喧天,6条色彩斑斓的龙舟,在溪流中你追我赶,喷珠溅玉,争强斗胜。

    常州市区,带有“龙”字的地名也特别多,例如龙游河、青龙港、飞龙路、化龙巷、乌龙庵、卧龙湾、龙城里、龙船滨、龙港桥、龙阳桥、毛龙桥、九龙桥等。

    另据考,自晋太康年间至明洪武年间,共1080年的历史上,常州先后筑过4次城,城池的形态越筑越像个乌龟。叫“龟城”总不是个事,因中国自古称龟为“龙种”,是龙的儿子,所以就把常州叫成了“龙城”。这是关于“龙城”的另一种说法,存此备考。

    中吴要辅、八邑名都

    常州因2500余年的历史上一直占有地形之胜、且人才辈出而被称为“中吴要辅、八邑名都”。

    所谓“中吴要辅”,指常州春秋时曾是吴国的属地,同时又是官府漕运、兵家往来的要冲。

    常州历史上曾短时间属过越国、楚国,但由于属于吴国的时间较长,一般还是称之为“古吴地”。1959年7月1日,毛泽东在庐山写了一首七律《登庐山》,中间有这样两句:“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这首诗发表后,庐山疗养院护士、当时曾为毛泽东做过保健工作的钟学坤,写信向毛泽东请教“九派”与“三吴”指的是什么。1959年12月29日,毛泽东致函钟学坤说:“九派,湘、鄂、赣三省的九条大河。究竟哪九条,其说不一,不必深究。三吴,古称苏州为东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可见自古说到“中吴”,就是指“常州”。

    常州自古一直是东南漕运的咽喉之地。

    漕运是中国历史上皇朝的一种征粮和运粮制度。所谓“漕”,就是利用水路运输漕米到达京城,所以运河又称漕河或漕渠。自唐朝以来,中央政权的财赋收入,主要来源于东南。每年数百万石漕米和大批贡物,都要从运河北上。常州为“东南要冲,自苏松至两浙七闽数十州,往来南北两京者,无不由此途出”,是“赋必由之路”。南宋时,陆游纵论天下财赋及运事,写了《常州奔牛闸记》。其中论道:“方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尤为东南根柢,谚曰苏常熟,天下足。”“自天子驻跸临安,牧贡戒贽,四方之赋,与邮置往来,军旅征戍,商贾贸迁者,涂出于此,居天下十七”。 

    仅常州奔牛段一河,在漕运上就占“天下十七”,足见常州地理位置之重要。这也就是历朝称常州为“中吴要辅”的由来。

    至于“八邑名都”,该说法自清代始,指常州府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8个县,是这8个县的管理机构所在。

    历朝常州所管理的地域

    三国:三国时常州属东吴孙权,设典农校尉,为二级行政区,管理毗陵县(现武进县和无锡县)、武进县(现丹徒县)、云阳县(现丹阳县)的农事。

    晋朝:常州自晋代成郡,辖丹徒、曲阿(丹阳)、武进、延陵、毗陵、暨阳(江阴)、无锡7县。但东晋年间,境内曾有数十个侨置郡县,均为北方南下移民。

    南北朝:南北朝时,常州属南朝地界,辖地区域没有变化。

    隋朝:隋朝时,区划调整,废东晋及南朝郡县,常州辖晋陵(武进)、无锡、义兴(宜兴)、江阴4县,原侨置郡县全部撤销。

    唐朝:唐朝时,将晋朝士族豪门所设的兰陵(南兰陵)改称“武进”,常州仍为郡治规格,辖武进、无锡、义兴(宜兴)、晋陵、江阴5县。

    宋朝:宋朝改常州为“州”,在管辖方面承袭唐朝体制,没有改变。

    元朝:元朝建立后,元人在常州设“路”,称“常州路”,改无锡、宜兴为“州”,晋陵、武进为县,这4个县城仍归常州管辖。

    明朝:到了明朝,常州被改为“府”,常州府辖无锡、武进、宜兴、江阴、靖江5县,从此靖江成为县而归常州直辖。

    靖江原是江边一块沙洲,三国时慢慢淤成陆地,与江阴隔长江而望。靖江属江北的城市,曾有马驮沙、马洲、骥沙、骥江、骥渚、牧城、阴沙等名,按理不可能被常州府隔江而辖。之所以被常州管辖,是因为三国时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吴主孙权牧马靖江,觉得这个地方很重要,与江阴隔江相对,可以扼守长江,就将靖江(当时叫马驮沙)归属毗陵典农校尉延陵县暨阳(江阴)乡管理。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暨阳(江阴)从乡治升格为县治,靖江没有提升,仍归毗陵郡暨阳县(江阴)管辖。

    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都御史滕昭巡按南畿,觉得靖江这地方“地越大江,供赋税,服徭役,凡有事于邑者,多冒风涛,以奉期约为非便,而民数视昔有加”,意思是说,靖江这地方,凡事都要过江向江阴官方汇报,很不方便,况且现在靖江的人口也到了一定的数量,而且,“其地属金陵下流,又抗江海门户,捍全吴屹然重镇”,况“江海多警,扼其要冲;出产类江南,田赋税亩之入重于扬州”等,请朝廷将靖江从江阴的区划中分出,另立县治。是年十一月,奏本获准,成化帝同意设县。为祈盼马驮沙从此河清海晏,安宁太平,赐名靖江,归常州府直辖。

    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在《重修毗陵志序》中,就靖江建县入志专门有述说:“而其事之最钜,则靖江之建县,郡治之缮成,尤不可无纪述者也。” 、“……岂惟靖江未收之为阙典哉?以靖江之收,而联文献之四邑……。” 

    清朝:清兵入关建立清朝后,将常州所辖之县进行了重新拆分。武进拆为武进、阳湖两县,无锡拆为无锡、金匮两县,宜兴拆为宜兴、荆溪两县,江阴、靖江没有动。常州自此因辖此8个县而被称为“八邑名都”。当时常州府的属地边界,东到苏州府常熟县,西抵镇江府丹阳县,南达湖州府长兴县,北连扬州府泰兴县。这个状况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政府撤清朝府治机构,于1912年-1927年间,设“苏常道”机构,代行原苏州府、常州府的部份事务。1927年始撤。1912年后,常州所辖各县均为县治,由江苏省国民政府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常州地区自1949年4月23日起,已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控制。1949年5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苏南常州行政区,辖常州市区和武进、无锡、江阴、宜兴、金坛、溧阳6个县。1953年1月,常州成为省辖市,不再管理县治。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常州市重新管辖武进、金坛、溧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