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部落陈鸣鸣

    被吟唱成歌——读《舒婷的诗》

     

    在婉约的风里,读《舒婷的诗》,觉得时光可以倒流,因为舒婷的诗,大多成就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那个特定的年代,诗人以如此人性化的语言,还能触动现在阅读的神经,所以她伟大,她能成为一个时代诗人的标杆,新诗的代表人物。

    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她的诗歌:《致橡树》,读她的整本诗集,都能看到那株木棉树的形象。年轻,成为新诗的代表,虽然有很多诗人,年长了,还在写诗,但是舒婷在年轻时候,成就的诗的作品,当然有打动读者的理由。她好像只关注人类,关注心情,关注她的注视和她感情的凝聚。她的作品,没有政治的烙印,所以,她的诗歌,不是时代的呐喊,她和她的诗,都不会为时代所遗弃。

    写出真理的诗人,固然也非常伟大,写出人性的诗人,固然也非常崇高,写出景观的诗人,固然也非常睿智,写出怀古的诗人,固然也非常深谋,但是,很多诗人不能集如此于一身,很多诗人的成名作,也就一至两篇,但是,这些足够了,所有的其它的诗词,都淌在历史的河里,静静地消失,但是,这就足够了,沉淀下来的诗歌,载入史册,留给后人。

    读新诗,是一种快感,在感受舒婷的诗歌作品时,感受到一位女诗人的情怀,诗人整体的命脉是幸福的。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所以,她的诗歌中没有强烈的悲伤,她只有赋予人类的真情和她的感悟。

    她的诗歌充满着韵律和节奏,所以,她是一位成熟的诗人。由我来说成熟,固然可笑,因为,舒婷,是一个了不起的名字。我曾经在“中国新诗100年”的活动上遇见过她,她低调,可亲。我说:“你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吗?”她说:“舒婷年纪大了,刀枪不入,油盐不进,我不接受采访。”韵律和节奏是新诗的生存方式。在舒婷的诗歌里,没有杂滓。纯粹的诗歌语言,带来清新的感受。现在的很多新诗,很小众,读的人感受诗人的情怀里有意想不到的空间,这些意想不到的因素,是人们不愿触及的词汇,平庸或者肮脏,而舒婷的诗里没有,她的诗干净有营养,像可以吃的水果,让人读的时候不愿意绕道而走,迎面走向它,走向这些诗,得到一种心灵的纯净。

    每一个交付于时代的诗人,总有时代把她留下来的理由,是时代和读者检阅了她。她一路铿锵走来,抖落身上的雪花,挺拔、和煦,像她家居住的地方,在鼓浪屿,总有海风。没有人说徐徐的海风是不清爽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厦门养育了舒婷,舒婷的诗养育了读者,好像能听到海风伴着舒婷,舒婷写出的诗被吟唱成歌。

    (201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