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

    学会动态95

    当代大禹的赞歌 ——长篇报告文学《三千里路人和水》作品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当代大禹的赞歌

    ——长篇报告文学《三千里路人和水》作品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2014年3月18日下午,长篇报告文学《三千里路人和水》作品研讨会在南京举行。范小青、汪政、荣凯元、丁晓原、姜建、李静、王振羽等专家学者集聚一堂,围绕作品展开研讨。

    《三千里路人和水》是江苏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也是常州市文联的签约作品。由徐良文、张国擎、周伟撰写,作者之一徐良文是常州市文联签约作家。

    会上,南水北调江苏水源公司副总经理荣迎春介绍了江苏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情况。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从长江的上、中、下游以西线、中线、东线三条线路向北方缺水的地区调水。南水北调工程完成后,滚滚长江水将听从人的意志安排,浩荡北上,连接起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调水范围覆盖大半个中国,其线路之长、调水量之大、工程之复杂、影响范围之广,位居世界之首。三位作家深入南水北调的建设工地深入采访,历时一年写出了该书。

    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认为:《三千里路人和水》是一部描写江苏重大工程的长篇报告文学,是江苏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该书用翔实的资料回顾了南水北调高层决策的过程,回答了为什么要举全国之力搞南水北调工程;生动记述了新中国建国后江苏水利人治淮、通运的治水壮举,展现了一幅幅敢向江淮缚苍龙的历史画面;本书浓墨重彩的书写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书写江苏水利人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展现的大局观,科学自然观,热情讴歌江淮人民和水利建设者的牺牲奉献精神;展示江苏水利人在江苏“两个率先”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和贡献。难忘的历史瞬间,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走进读者的心灵,让其震憾,使其感动。

    常州市文联主席荣凯元介绍,《三千里路人和水》是常州市文联的签约作品,所以签约,看中的就是这是一部反应现实的重大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是对中国梦的最好阐释。文学应当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作家应当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天地,走到人民中间,用自己手中的笔讴歌时代,讴歌人民,传递正能量。

    汪政、丁晓原、姜建、李静、王振羽、傅晓红、汪修荣等专家、学者相继发言。

    汪政认为:这部作品不同于一往的主旋律报告文学作品,构思巧妙、将历史故事穿插于时代背景中,将科技、历史和文学有机的加以组合,是一部创新之作。在《三千里路人和水》中,作者用以其足迹丈量、深入采访而获得的丰富资料,专注于对水利人群像的刻画,塑造了一批甘于奉献的江苏水利人的形象。

    丁晓原认为,作品很好的注意把握了写水和写人的关系,浓墨重彩的描写了江苏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实践。江苏“壮士断腕”, 在“截污导流”上下了狠招子,要将一江清水送北方;工程沿线人民群众舍小家为“国河”,为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甘做牺牲;为了南水北调工程,江苏水利人扎根荒野,乐于奉献,用心血和汗水竖起了一群当代大禹的群像……《三千里路人和水》在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的长廊中留下了华美、感天动地的篇章,也为实现中国梦写下了浓重亮丽的一笔。

    傅晓红曾采访过南水北调工程,她说:通读这本书,又一次加深了跟随南水北调办公室的同志们走访东线的感受。这本书读来非常亲切,书中的不少人是我父辈的朋友、熟人,我从小就认识他们,从书中才了解到以前我所不知道的他们对江苏水利的贡献。如今,他们虽已过世,但这本书将他们的努力留在了江苏大地,留在了读者的心中。

    李静、姜建、王振羽等专家纷纷发言,认为《三千里路人和水》无疑是一部恢宏的史书,既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的建设史,又是一部江苏江水北调的历史,也是一部大运河的变迁史。作者以南水北调建设工程为平台,纵横捭阖,挥洒自如,时而跳进,时而跳出,将一个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鲜活的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既有开挖邗沟的吴王阖闾;兴亡皆因河的隋炀帝;洪泽湖畔题句的乾隆;更有南水北调的决策者毛泽东、治淮的指挥者周恩来;还有江苏老一辈治水良将,新一代水利功臣……

    作者徐良文、周伟相继发言,叙述了创作的艰难过程。来宾一致认为,这部作品是一部厚重的水利开拓史,也是一部水文化史,人与水的搏斗,人与水的相依、相亲,徜徉在文字的字里行间,仿佛在赴一场思想的盛宴。

    江苏省作协创作室主任闾海燕最后总结说,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通水,中国水利人的功劳,已经像那倾泻的江水,万马奔腾般地展现在中国的大地上了。因而,《三千里路人和水》这本书,创意是美的,记录是美的,成果也是美的,它既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一部赞歌,也是水利事业的一部史诗。